#教育暑期夏令营#
【母题展台】
l 阅读下面的材料,按要求作文。(40分)
l 郊游前,天阴沉沉的,本来诺顿和同学们都想带伞,可觉得带伞太麻烦,看样子也有可能不下雨,就都没带。结果,他们刚到郊外就下起了大雨,都被浇成了落汤鸡。大家都说,如果有后悔药就好了,就把伞带上了。回家后,诺顿对父亲说:“我将来要研制后悔药,让许多人不再后悔。”父亲听后笑了,对他说,后悔药不是吃的药,而是行动,行动才能弥补遗憾。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、感触与思考?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,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。
l 要求:(1)选好角度,题目自拟;(2)除诗歌外,文体自选;(3)要有真情实感,不得抄袭和套作;(4)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、人名等信息。
【审题立意】
l 题目为情景材料,可以分两个层次理解。
l 第一层次是写诺顿跟同学们外出郊游,心存侥幸没有带伞,结果却浇成了落汤鸡;
l 第二层次是诺顿回家后与父亲的一次对话,诺顿想研制后悔药来避免后悔,父亲抓住契机对诺顿进行了一次润物无声的教育,行动才是最好的后悔药,只有行动才能弥补遗憾。
展开剩余83%l 这样,作文的中心就非常明确了。
【思路参考】
l 1.写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用行动来弥补遗憾的故事。特别是今年疫情后开学,很多同学网课划水,开学后面对自己一塌糊涂的测试成绩后悔不已。如何办?前进与后退,只有选择前进,做一个“行者”,攀登书山,漫游题海,把遗漏的知识来一次恶补,笑傲考场。
l 2.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动来弥补遗憾的故事。所有偷过的懒,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。练习过的轮滑、热爱的钢琴、喜欢的游泳等等,是否都经过刻意练习变成了肌肉记忆,都成为了娴熟的技能?
l 3.写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用行动弥补遗憾的故事。诚如题目中带雨伞的事情,生活中也较为常见。疫情时期,外出必须戴口罩的要求,有人心存侥幸,结果不能进入超市,不能坐公交车,不能进入公园等等,这都是遗憾,都是不遵守规则导致的结果,必须做出改变,用行动来弥补。
l 4.写在历史行进过程中华民族用行动弥补遗憾的故事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,何尝不是在一次次遗憾中奋进的历史?何尝不是中华儿女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过程?
【备考作文】
l 真正的救赎
l 俗话说:良药苦口利于病。行动亦如良药,虽然行动起来会苦多一些,让人累一些,但它能改变我们的内心与习惯。
l 一次,我去到楼下扔垃圾,“茫茫物海”的垃圾袋中有一个小刀片,我提起垃圾袋就往门外走。回来时,却见母亲气红了眼,甚至要举手来打我,怒气十足地大吼道:“你把刀片直接放进去,它那么锋利,万一有拾垃圾的老人划伤了手怎么办!”我听后怔住了,思维几乎停滞了。慢慢地,我迈出的脚步如穿了铁鞋般沉重,缓缓走到沙发旁坐下,低下头,不发一言。我不敢想象拾荒老人手指划破时的情景。最终我站立起来,沉默地走回书房。
l 透过窗子向外望去,我看着小区门口那高大而深深的垃圾桶,想把刀片拿出来却又不能了。
l 再后来出去游玩,到了景区,见到一位老人佝偻着身子,在垃圾桶旁吼叫着:“是谁把这啤酒的碎玻璃渣子放进去哩!真烦人!”他那只悬在半空中的手似乎在向我诉说着扔垃圾人的无耻。我瞬间想起了那被我扔在小区垃圾桶里的刀片,内心充盈着愧疚,那个刀片成为我一道过不去的坎。
l 从此,一旦遇到要扔的尖刺东西,我都会用橡皮筋和纸包上。既然我不能穿越时光,那就从心里一点点改变,从行动上一点点改变吧!
l 我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卫生纸包上这个该扔的大头针,拿皮筋固定好,小心地放到垃圾袋里。我能感觉到自己脸上露出的微笑,心里极其踏实。
l 这样的行动渐渐成为我的习惯,犹如我会自觉地把路边的饮料瓶和广告纸随手捡起一样,这是我人生的宝藏。
l 原来后悔药不是一个名词,而是一个动词,是行动。这是对原来行为缺失与内心遗憾的真正救赎。
l 【亮点借鉴】
l 1.拟题精妙。材料作文得高分的第一步,拟写出一个靓丽的题目。小作者根据材料内容,联想到自己生活中“扔刀片”一类的事情来,把“行动弥补遗憾”的中心在“真正的救赎”这个题目上体现出来。一看这个题目,就让阅卷老师爱上了三分。
l 2.情感真挚。感人心者,莫先乎情。真情文才能打动读者,无病呻吟的作文只会惹人生厌。小作者由自己扔垃圾时把一个刀片夹杂在了垃圾袋里,被妈妈教训了一顿,自己深感后悔。无独有偶,在景区中,又看到一位拾荒老人遭遇了啤酒瓶玻璃渣子,想到自己扔刀片的经历,愧疚感油然而生。后来,凡是尖刺东西都要经过处理才扔到,用行动改变了自己,倍感欣慰。情感的变化在作文中自然流淌,心理描写非常成功
l 3.尾段点睛。编筐织篓,重在收口。作文也是如此。小作者用议论收束全文,并再次点题,全文结构严谨,浑然一体。行动是“对原来行为缺失与内心遗憾的真正救赎”一句,富含哲理,耐人寻味。
【备考作文】
l 伤疤上开出的花朵
l “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只顾着流泪,那么你也有可能要错过群星了。”我们要不负韶华,足踏遗憾而上,在后悔的伤疤上开出艳丽的花朵。
l 一场疫情后的开学,多少同学因假期间的懒惰而扼腕后悔,为即将到来的结业考试而惶惶不安。有的人因此而自暴自弃,一蹶不振,成绩不断下滑;有的人却幡然悔悟,加倍学习,终于及时赶上。考完试,那试卷上一个个红灿灿的对勾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!
l 忆往昔,那李唐王朝,街上坊市林立,人群川流不息,稻米丰实,九州无贼,男耕女织,各得其乐。国库中的铜钱,堆积到生锈。元朝时马可波罗把中国形容为“遍地黄金”,此时的中国如振奋的雄狮,向世界怒吼着宣布自己的地位。
l 自负的明清统治者盲目自大,闭关锁国。那些殖民掠夺红了眼的国家,一起恶狠狠扑过来抢夺中国这块“蛋糕”,毫无反击能力的中国陷入了一百多年的水深火热之中,沉睡的雄狮,不知何时会醒来
l 后悔吗?当然后悔。但没有时间抱怨,只有用行动才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!于是,千千万万中华好儿女于混乱与迷茫中顽强拼搏,用一腔热血缝补破碎的神州河山,用雄心壮志搭起通向成功的桥梁。如今,香港、澳门历经坎坷,已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;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;“神州”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;港珠澳大桥通车……中国正以一种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l 中华民族御侮自强、坚决果断的精神,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未断流的原因。
l 当你因没有带伞而挨淋时,不必后悔!立刻洗个热水澡,换上干爽衣服,以防受凉而影响你下一步的学习或工作。过去的遗憾就是将来的智慧和成功。后悔无用,只有接受教训,积累经验,用行动来弥补遗憾,努力向前,才能绝地反击,赢得未来!
l 【亮点借鉴】
l 1.构思新颖,视野开阔。小作者不仅仅拘囿于自我的小圈子里,先写疫情之后用行动弥补遗憾,之后用“忆往昔”自然过渡到对历史的叙写,按照时间顺序,截取了李唐王朝、明清时期和当今社会三个横断面,揭示出只要行动就能弥补遗憾的道理。
l 2.巧用对比,内容丰富。这是一个适用对比的作文题,要写“遗憾”,要写“弥补遗憾”,二者肯定会形成对比。但本文作者运用的对比,一是疫情后与疫情时学习态度的对比,一是同学们自暴自弃与努力奋进的对比,一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对比,内容充实丰富。
l 3.表达多样,语言优美。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,能让作文摇曳多姿。小作者具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和熟练的语言驾驭能力,开头的引用与主题妙合无痕,结尾的议论鼓舞人心,“绝地反击,赢得未来”这两个四字句,能量满满,催人奋进。
发布于:江苏省牛达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